- 索 引 号:008498288/2018-00113
- 所属分类:统计数据
- 发布机构:县民政局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30日
- 文 号:蓬民函[2018]82号
- 关 键 词: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蓬溪县民政局 蓬溪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紧急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城南发展局、上游工业园:
一、开展全面排查,做好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工作
各乡镇要组织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对全县困难群众进行“拉网式”排查。一是对全县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排查,要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当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困难,建立人员台账,对排查出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特别是对于排查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按程序及时纳入,发现一户,办理一户。二是对患有重大疾病和收入不稳定的困难家庭,对近一年来曾提交申请但未审批通过的家庭、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家庭、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临时性生活存在困难的家庭进行重点排查,根据家庭实际困难,及时实施相应的帮扶救助。
二、加强政策衔接,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镇(乡)人民政府要会同村(居)民委员会及时掌握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并及时上报县民政局和县扶贫移民局。对已脱贫的低保对象按照程序审定后要及时退出保障范围,对未脱贫且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要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同时,按照《四川省最低生活保障规程》相关规定,充分利用《遂宁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核查,充分考虑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资格条件、认定标准、收入计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坚持实事求是,不片面要求提高或降低两类对象重合比例,按照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各自识别认定的标准、程序等,分别把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或帮扶范围,实现双向衔接。不得简单以家庭成员中有患重病或重残人员作为纳入农村低保的条件。二是对低保兜底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明细该家庭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建立收支台账,根据国家扶贫线与家庭年人均实际收入的差距计算低保补差资金。今年8月底前,确保低保兜底对象家庭年人均收入不低于3840元。三是对符合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纳入相应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救助范围。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统筹使用有关扶贫开发政策,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家庭收入。四是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2018年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对低保对象中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按“一级80元/月,二级50元/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三、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逗硬问责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民政局、县扶贫移局将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督查检查组,采取入户调查、察看资料、座谈询问等方式,对各乡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检查,对来信来访人数较多、群众举报问题较多的乡镇、村(社区)进行重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排查不彻底、救助帮扶不及时,工作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的乡镇要扣减当年目标绩效分。
四、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做好全面排查工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委和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工作,掌握低保兜底对象的底数,家庭实际生活状况;进一步明细家庭收支情况,对家庭年人均实际收入未达到国家扶贫线标准的低保兜底家庭做好发放低保兜底补差资金的准备工作。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各乡镇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低保与扶贫开发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对村(社)工作人员就“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培训,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政策,并按政策规定开展相关工作。
3.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各乡镇要按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要明确一名主要领导亲自抓。要结合乡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4.各乡镇于8月10日前,将《2018年农村低保对象排查情况统计表》报社会救助股。
附件:《2018年农村低保对象排查情况统计表》
蓬溪县民政局 蓬溪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2018年7月30日
附件
农村低保对象排查情况统计表
乡镇 | 农村低保对象 |
| | | | 2017年以来曾提交申请但审批未通过的对象 | | | 2017年以来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对象 | | | 截止2018年3月,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 | | | |||||
其中: | 其中: | 其中: | 其中: | 其中: |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户数 | 人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农村低保对象,指的是本次排查的(3月在册)农村低保对象。